首页 > 资讯 > 商业 > 正文
2024-02-28 15:23

新城新区产城融合:演进过程与发展策略

概括

产城融合是促进产业与城市空间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结合新城新区的最新发展形态,回顾其发展历程,系统分析产城融合的内涵、要素关系和演化机制。 研究发现,我国新城市、新区的演化过程与西方不同。 大致可分为初创探索、单一功能、综合新城、功能整合、特色发展四个阶段。 经过40多年的城镇化发展,我国新城市、新区在城市规模、基础设施等方面不断完善。 设施建设、产业结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发展不足、结构不平衡、功能不完善等问题,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距甚远。 以经济开发区为例,对新城、新区、工业城的关系演化进行分析,认为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良性互动能够推动开发区沿着科学发展的方向不断前进。产城融合。 最后,针对我国新城市、新区产城融合面临的发展问题,提出产城融合发展战略。

关于作者

★杨雪峰,浙江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曹春露,浙江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生;

★王妙峰,绍兴市上虞区委党校讲师。

介绍

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初期以深圳经济特区等经济特区设立为标志的时期,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历程。的发展。 国家发改委早期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调查数据(截至2016年5月)显示,全国已建成县级(含县城)新城市3500多个,这些新城市规划人口高达340亿,远远超过城镇化总体规模,且大多难以实现规划目标。 新城新区类型很多,包括各类开发区、产业园区、经济特区等。据吴敏等学者统计,国家级新区共有3846个,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开发区以及省级以下各类新城、新区。 总体来看,经历了从单一产业功能到就业、居住功能相结合,再到综合功能拓展的发展路径。 其中,国家级新区19个,作为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要空间载体而备受关注。 新城市、新区发挥了吸纳农民工的作用,成为我国城镇化增量的主要来源。 随着新城新区不断发展,新城新区逐渐成为城市和区域发展的推进器。 但新城新区的“复制”建设发展,使得新城新区发展“一刀切”成为普遍现象。 新区大多注重产业发展模式,造成“岛屿经济”问题,产城严重脱节。 。 近年来,传统开发区发展模式逐步向功能综合型新区演变,城市发展日益走向区域化、集群化,城乡一体化、区域一体化加快。 2019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培育发展现代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提出都市圈发展规划,建设以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都市圈功能。 把一小时通勤圈作为城镇化空间形态的基本范围,加快城市群建设,进而推动新型城镇化。 同年4月,《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文件发布,明确提出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全面取消100万至300万人的大城市落户限制;大城市有全面放开结算要求)。 户籍制度改革加速了农村流动人口城镇化。 在城市群和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新型城市的目标定位也在不断完善。 因此,深入研究新城市产城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1 新城及新区发展历史

1.1 国内外新城新区发展历程及比较分析

“新城”的概念源于霍华德提出的“花园城市”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这一理论的影响下,英国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建设新城镇,新城镇运动逐渐在西方世界兴起。 。 西方国家新兴城市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人口居住边缘化——“沉睡城市”形成和发展阶段; 产业转移郊区化——卫星城发展阶段; 城市功能完善——相对独立的新城发展阶段。

按照生命周期视角,我国新城市、新区的发展过程一般分为起步期、快速发展期、稳定发展期、科学发展期四个阶段。 朱孟珏、李文斌、向巧予、杨东风均发表了类似言论。 尽管学者们对新城新区发展过程的分类略有不同,但不难发现,他们都从时间和形式上对新城新区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划分。 研究主要集中在2016年以前,缺少新城市、新区的最新发展趋势。 因此,本文将结合新城及新区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分析新城及新区产城融合的进程。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战略的不断演进和发展,新城市在地理、区域、规模等多个层面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 基于现有学者的研究,结合近年来出现的各类特色小镇,我国新城市、新区的演变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1.1 1980-1991年:开发区初步探索阶段

从1980年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到1984年设立第一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的建设为工业化、城镇化、中国新城市、新区提供了发展平台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截至2015年9月,我国共设立219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通过吸引外资、引进先进制造业、扩大出口创汇等多种方式,我国经济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快速增长。

1.1.2 1992-1999年:单一功能区阶段

虽然开发区数量、规模、类型呈现快速增长,在促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但开发区已成为外商投资的聚集地,产业平台作用日益凸显。越来越明显。 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招商引资竞争的激烈,地方开发区开始疯狂发展,造成土地资源严重浪费。 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分饼”现象愈演愈烈。

1.1.3 2000-2012年:综合新城、新区阶段

从浦东新区开始,滨海新区、横琴新区、两江新区、舟山群岛新区等一大批国家级新区相继涌现。发展格局逐步从“东部优先”转向“四大板块”区域协调发展,走向更高水平、更加均衡的发展模式。 截至2018年12月,全国共有19个国家级新区,成为改革创新试点的前沿。 现阶段发展阶段,各城市根据自身区位、环境、资源等,结合自身特点,形成了产业新城、高铁新城、空港新城、港口新城、大学城等新城市。不同的功能需求。 此类新区的兴起更多是为了承担城市的一些非核心功能。

1.1.4 2013年至今:功能集成和特性开发阶段

住建部公布了2016年、2017年两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403个国家级特色小镇、96个国家级体育休闲特色小镇等),2017年底,该机构特色小镇的审批工作已移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相关部门将定期进行评估和优胜劣汰。 但“非镇非区”的特色小镇,不是指行政区域内的镇,也不是工业区内的区,而是指集工业、文化、旅游、旅游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小镇。和社区。 一个提供创业机会和发展潜力的综合创新平台。 这使得特色小镇建设打破了开发区发展中原有的行政区划限制、产业结构过于单一、资源结构不平衡的僵局,实现了政府、产业、社会的新综合,创造了新的发展模式。一种新城市。 建设模式。 现阶段,新城新区探索了“产城人”融合和“产城创”融合两条路径。 从空间特征来看,呈现出城市主导、产业主导、创新主导三种空间类型。

通过研究总结我国新城市、新区的发展历程,并与国外新城市、新区的发展历程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我国新城市、新区的发展阶段是独一无二的。

从新城新区建设的主导力量来看,西方城市呈现出市场主导的建设模式,而我国新城新区的发展则呈现出较强的政府主导作用,呈现出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格局。主导建设模式。 研究现有文献可以发现,新城市、新区的阶段性发展是基于国家重大决策。

从新城新区的发展路径来看,西部地区遵循的是人口集聚——产业进入——新区功能完善的发展路径。 中国工业区向城市新区的转变与西方不同,其特点是产业-人口-配套的综合公共服务。 造成中西方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水平和发展目的不同。 西方自工业革命以来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市场经济体系,新城市的出现更多是为了解决中心城区人口过度集聚的问题; 另一方面,我国仍处于发展中阶段,经济发展仍占据主要地位。 各种新城市、新区的出现更多的是为了调整产业结构、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从新城发展的空间形态来看,新城发展的总体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是基于自然地理学的视角,研究新城的空间增长和空间结构演化;第二类是基于自然地理学的视角,研究新城的空间增长和空间结构演化; 第二类是基于城市设计的角度,对新城的空间形态、环境心理和居民行为进行研究。 目前国外对此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第二类,而国内学者则倾向于研究第一类。 国内外空间形态学研究的差异与中西方城市发展的主导力量和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1.2 我国新城市、新区类型

经过40多年的发展,我国新城新区呈现出多种类型,主要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大学科技园、产业新城等、高铁新城、智慧新城、生态低收入城市等碳新城、科教新城等,还包括最近刚刚兴起的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等。 有学者以2000年为界,将新城市、新区的发展进程划分为高速发展阶段和高质量发展阶段。 前者(开发区、高新区、海关监管区、经济特区)四种典型类型被称为“老四”典型类型(国家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贸区、结合我国新城新区建设的四个阶段,可以对不同时期的新区名称进行概括,更直观地反映演变过程新区数量(表1)

1.3 新城新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随着各类新城、新区的涌现,开发区长期积累的问题和新区建设带来的问题日益突出。

1.3.1规模扩张,土地利用率低

改革开放之初,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建城运动”。 许多地方不顾实际,盲目规划建设新城市。 由于规划超前、产业引进不足、人口集聚不良,催生了大量“鬼城”。 “房地产过度开发导致地方财政危机,其不合理性主要体现在新区建设用地过度扩张、建设用地结构不合理、城市功能不足、土地利用效率低等方面。”

1.3.2 产业和城市空间结构单一、碎片化

早期新区发展往往强调单一园区经济,没有考虑依托城市; 在小城镇的规划设计中,往往以土地城镇化为重点,缺乏产业和人才的支撑,因此早期新区的建设很容易走上产城脱节的发展道路。 20世纪,由于城市化重产业集聚、轻人,建设大规模开发区,造成“只有产业,没有人”。 产城融合发展缺乏起点,大大削弱了园区对城市经济的支撑功能。 这就造成了典型的“有产无城”现象。 一些新城镇以服务业、轻工制造业为主。 他们只注重短期房地产开发,缺乏产业支撑。 由于新城新区距离中心城市较远,无法衔接中心城市的城市功能,无法接受中心城市的溢出效应。 此外,新城配套服务差、人口吸引力低、住宅空置率高,使得新区成为“有城无物业”的“鬼城”。 “产城分离”、“有产无城”,造成了就业与住房的分离,影响了城市的健康发展; 此外,“无产城”导致就业机会减少、人口逐渐流失、财政不可持续、公共服务供给丧失。 如果不够,新城就会变得萧条甚至萎缩。

1.3.3 户籍壁垒导致社会融合困难

城镇化的机遇和挑战_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热点问题探索_城市发展热点问题

新区建设更加注重土地城镇化,而人的城镇化严重滞后,大​​量农民工仍无法在城市落户。 过去,新区建设只是为了引进人口,而没有注重如何留住流动人口。 劳动力被视为“生产工具”,而对其公民化的关注被忽视。 此外,家庭不注重转移人口的安置、子女教育、医疗、户籍制度等因素,使得转移人口只把新区视为经济收入区,减少在新区的消费。区,从而导致新区失去消费这一经济发展的最大推动力。 运输。 在那些“有城无楼”的新区,他们将陷入住房空置率高、外来者无法落户的困境,严重影响新区职住平衡。

1.3.4 功能单一,公共服务不足

推动区域功能一体化,一方面取决于区域内居住、商业、休闲等配套设施的完善,另一方面取决于各类功能与区域内人口特征和需求的匹配。 但在新城规划初期,只注重片面的产业功能或居住功能建设,忽视了休闲娱乐、教育、行政服务等公共服务落实的完善。 。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公共服务设施的保障。 如果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就难以形成有效的城市功能集聚。

2 新城新区产城关系演变:

以经济开发区为例

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新城市、新地区早期的空间形态和发展模式。 产城关系变化的本质是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关系的结果。 产城融合中,“产”是指产业的蓬勃发展,“城”是指城市功能的多元化。 开发区作为一种新的区域空间形态,其存在和发展离不开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因此,实现产城融合,必须完善产业功能来支撑城市综合实力,产业发展将直接或间接影响整个开发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繁荣,从而产生深远影响。注重城市功能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 产城融合是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创新的必然产物。 实现产城融合,开发区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城市功能,因为城市不仅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也是人民生活的重要载体。 “产业”与“城市”是一种互动关系,需要相互协作、相互融合。

2.1 产城关系演变

将发展阶段划分为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三个过程,并从系统演化的角度分析了各阶段产业发展、城市功能和生态文明之间的互动关系。 图1展示了开发区发展过程中城市间关系的变化。

(1)S1→S2:初始阶段。 最早的开发区依靠政府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将传统农业经济转变为工业经济。 与此同时,剩余的农村劳动力也被分流到非农产业。 园区成立初期,企业多为资金、劳动力密集型、规模较小。 这一时期,开发区工业化正处于初级阶段,城市尚未形成。 只能为工人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设施,缺乏完善的辅助服务。 在工业园区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从最初的无污染状态逐渐恶化。 “工业”引领产城融合发展。 此时的开发区更像是一个工业园区。

(2)S2→S3:成长期。 现阶段,随着产业水平的提高,企业对城市配套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城市人口集聚对城市基础服务功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政府开始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以后,城市的功能得到完善,这是城市化的初级阶段。 与此同时,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借助协调演化理论分析,主要是工业化诱导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又反过来影响工业化。 两者相互影响,双方都表现出了实现融合发展的意愿。 同时,他们也初步形成了产城融合意识。 总体而言,开发区已从单纯的生产功能逐步转变为生产与生活并存的状态。 工业区和居住区逐渐形成两种新的空间形态。 本文将现阶段的新城、新区称为工业区、居住区。 区。

(3)S3→S4:成熟阶段。 这一时期,随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化达到了较高水平。 随着人口不断增长,服务业不断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城镇化达到较高水平。 。 同时,城市服务的复杂性和政府管理职能的完善,造就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社会保障体系。 “货币匹配”模型认为,人均GDP达到一定水平后,非农就业比重明显大于生产性就业比重,产业集聚效应向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转变,城镇化进程从产业驱动转向服务业驱动。 以工业为代表的非农发展,在产城互动中实现产城融合。

从图2可以看出开发区各发展阶段的特点和条件。 这三个阶段的演变过程是产业发展、城市功能和生态环境共同作用演变而来的。

2.2 产城关系演变的多因素互动机制

图3从系统的角度展示了开发区产城关系演化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机制。 通过系统分析产城关系演化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揭示产城关系演化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机制。 “业”即“工业化”,“城”即“城镇化”,对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以工业化为经济基础,以城镇化为空间载体,在实现工业与城市功能有效融合和空间结构优化的同时,工业化与城镇化形成相互作用、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

工业化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两个驱动作用。 工业园区是工业产品生产的重要载体。 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将形成强大的要素集聚效应。 这些因素的集聚,首先会改变开发区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进而促进全面、多维度的发展。 区域空间结构不断演变,为城市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同时,工业化能够带动经济快速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必将带动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进步,从而加快城市建设,推动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对工业化的促进作用还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以物流仓储、房地产、金融保险、邮政通信、信息技术服务等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了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而促进了产值的增长。 中国发展与宏观稳定研究组研究表明,城镇化产生的集聚效应对服务业具有正向带动作用,从而形成区域竞争优势。 二是通过完善的城市服务体系,以多元化服务业吸引人才。 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过程中,人力资本是最重要的资源。 高新技术和具有科技知识的人才是开发区后期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需要引进的先进生产要素的代表。 在开发区发展中,我们通过实现技术应用创新和管理数字化,推动产业升级转型,推动工业化进程。

随着后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到来,城镇化也进入了深入发展阶段。 开发区经历了夯实基础的“第一次创业”、提升发展的“第二次创业”、完善城市功能的“第三次创业”。 新城新区也从最初的单一功能、传统的单向集聚向综合性、综合性、创新性方向发展,更加注重新城新区的集聚、引领和辐射。新区新兴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角色。 近年来,各种类型的发展区和工业集群不断改善公共服务,扩大权力和授权,甚至在行政部门和行政系统中的发展区和行政区之间的发展。 机构创新的政策影响将城市工业结构引向了发展区。 领先行业的转型和支持生产商服务将对城市内其他地区产生驾驶和溢出效应。

工业发展与城市功能之间的相互影响在发展区的健康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行业和城市的综合发展可以促进发展区的工业发展,并提高发展区的城市服务能力。 在共同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良性循环中,发展区逐渐朝着行业城市融合的科学发展道路迈进。

3行业城市综合发展策略

只有当新城市和新地区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发展时,行业城市整合效应才会出现。 城市建设已从关注经济属性到关注人文价值观。 新区的建设已从一个单个工业园区发展为一个全面的新城市。 战略研究也是一个有关行业城市整合文献的方向。 在他们根据不同知识背景研究的情况下,许多学者总结了行业城市整合的策略和道路,以分析空间布局,工业结构,公共服务等。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将寻求合理的途径和对策行业城市整合。

3.1基于全面集成优化空间布局

就新城市的开发定位而言,应升级新城市的基本服务功能,从传统的集聚领域和工业平台转变为全面和集成的服务平台,扩展工业功能,丰富工业形式,并从传统服务业转变到现代服务行业。 从传统制造业升级到先进的制造业,促进制造业转变为服务于服务的制造业,全面发挥数字链接,穿透性和集成的作用,为新领域的企业提供集成服务,并将行业城市集成用作作为行业城市集成指导意识形态计划新城市和新领域的空间。 ,在新城市中心形成5公里的核心区域,并建立一个集成多个功能的行业城市整合核心区域; 就空间形式而言,新的城市空间开发模型“靠近山脉和河流,行业城市融合”将根据建筑策略来构建,可以从道路,界面的方面进行。 ,分区,节点,开放空间等; 在太空发展和利用方面,我们从城市有机增长理论中汲取了教训,并建议加强新城市的有机生长和功能。 土地中等混合,这不仅确保了每块建筑土地的功能土地,而且还考虑了与其他功能的有机整合; 就空间组织而言,新领域可以分为组,每个区域都可以满足居民的需求。 提供了各种生活需求,同时,每个群体都通过良好的道路网络连接,从而意识到城市功能的自然增长和居民的转移。

3.2根据创新和绿色方向调整工业结构

全面发挥新区在区域发展中的创新领导作用,将新区建立为新技术的来源和新行业的孵化器,并为区域经济创新增长和通过行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了力量来源 - 城市整合。 一些学者建议,在新城市整合行业和城市的主要方式是调整工业结构。 通过分析四川兰菲的当前状况和现有的行业城市整合问题,建立了强大的工业支持,建立了多功能城市,并确立了“行业城市融合”的概念。 基于新区计划阶段的工业介绍和升级策略的研究,刘·隆宗(Liu 以及可持续发展,并将“两个方面”整合到工业制造中。 “ Gao Yi Zi”搬出了大城市,大力发展了服务行业,并压缩了工业GDP。 一些学者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协调发展的角度提出了行业城市融合的想法。 Lu Jia对上海新郊区城市的工业和城市整合进行了研究,并认为制造转型和升级的道路将影响开发区域的空间变化过程。 行业城市整合的关键在于正确处理“行业”和“城市”之间的关系。 杨认为,要在行业和城市之间实现积极的互动,我们必须从两个方面开始:在工业发展过程中培养城市功能,并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优化工业结构,并通过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协调。

3.3改善基于受益企业和人民的公共服务

行业和城市的整合必须以人为导向,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改善公共服务,不断优化商业环境并改善生活环境。 从苏州工业园区,上海高科技公园和天富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新城市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行业首先,公共服务设施的后续行动和公共服务的改善设施。 每个阶段的发展是应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和发展需求。 通过使用大数据来管理和服务移民工人,改善工业工人的生活环境,为新公民建立社会保障系统,促进新公民的城市融合,然后实现行业和城市人民的综合发展。 仅通过加强新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以改善其“造血功能”,并吸引人,财务,物质和其他要素进入新城市,才能实现新城市出现的根本变化[21] 。 改善企业投资批准等业务服务系统,并成为企业的好“服务员”。

除上述观点外,学者们还从改善基础设施系统的建设和改进以实现行业城市一体化的角度提出了许多建议,包括建设城市运输基础设施,市政基础设施,以及环境保护治疗设施。 尽管不同的学者对不同的策略进行了不同的分类,但一般来说,它们是基于“行业城市人士”的三个要素的平衡和整合为起点,并以三个主要要素为核心,并适应当地条件根据每个区域的不同基本条件和发展。 并提出适合当地发展的策略。 因此,根据现有文献,可以发现很难对行业城市整合的战略研究进行严格的标准,并且需要将更多的现实结合在一起。 在各个地区建造新地区必须基于其自身的发展特征,并找到适合自己的战略选择。

4。结论

学术界仍然缺乏相对系统的研究系统,用于研究新城市和新地区的行业城市整合研究,并更多地关注行业城市整合的一般研究方向。 总结现有的研究,关于新城市和新地区行业和城市整合的当前研究还不够深入。 在我国新工业化和新城市化的协调发展的背景下,研究对象应考虑更多新的新地区,例如国家一级的新区和特征城镇。 根据以人为中心的计划思想计划和改变新领域,并注意并改善因新城市的行业和城市整合而引起的问题。 始终坚持以人为导向的人,关注人们的需求,并意识到人们的全面发展将是新区工业转型的热点和困难,城市综合水平的改善以及两者的深刻融合。 行业城市融合一直是各级政府的重点。 因此,加速建立更科学,普遍和全面的行业城市整合指标将有助于地方政府更快,更好地促进行业城市融合。

行业城市一体化的本质是结清“行业”和“城市”之间的关系,并实现“工业”和“城市”的完美结合。 工业园区和城市可以相互协调和促进,利用工业发展来促进经济发展,从而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 同时,通过完美的城市基础设施,可以吸引更多现代的服务公司定居,实现“从第二层撤退并晋升为第三层”。 关于行业与城市之间关系的学术研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其中大多数仍然存在于行业与城市之间的空间关系类别,而没有深入探索行业与城市之间关系的深刻含义,以及“行业”和“城市”之间的内部动力。

在各个地方整合行业和城市的实践无法复制。 我们不能复制一个地方的做法。 我们需要适应当地条件,并基于对我们自己的发展阶段,优势和劣势的充分理解,指导和培养支柱行业。 一般而言,城市应该发展自己的特征行业,继续自己的特征文化,并与特征性的城市种植模型相结合,以实现工业和城市的融合; 农村地区应密切遵守农村振兴战略,发展特征性的生态旅游,发展新的农业并通过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实现城市农村融合。 整合,工业融合并积极促进行业和城市的融合。

引用格式:杨,王春卢,王米奥芬。 新城市和新地区的工业和城市融合:进化过程和发展策略[J]。 中国著名城市,2023,37(12):3-9。